【罕見癌症】女子耳朵痕耳垢黑紅色患罕見癌 醫生:亂挖耳致慢性發炎可演變為癌症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0/10/07 12:46

分享:

分享:

醫生提醒,不要亂挖耳。

不要亂挖耳!台灣有耳鼻喉科醫生近日分享一宗病例,一名50歲女子因為本身是油性耳,因耳朵特別痕癢及耳鳴,耳垢呈黑紅色而求診,結果被驗出耳朵有腫瘤,確診患上罕見癌症。

台灣耳鼻喉科醫生吳昭寬在當地電視節目《醫師好辣》表示,該名50歲女子因為是油性耳,較易有耳垢阻塞,故每3個月會定期到耳鼻喉科清理。後來她耳鳴、耳悶情況特別嚴重,並出現頭暈症狀。由於耳朵很痕癢,特別塞,她不敢挖,只用棉花棒在耳朵輕輕掏一掏,結果她發現耳垢不像以前,如蟹膏般呈土黃色,而是像「松露混著番茄醬」,呈黑紅色的。

吳醫生用窺鏡檢查後發現,女子耳朵裡面有個很大的「粉紅色肉團」,切片檢查後發現是個2cm大的腫瘤,確診患有罕見癌症「耳道鱗狀上皮細胞癌」。醫生指,女子因耳道被腫瘤塞滿,故出現耳朵痕癢及耳鳴情況。接受手術及其他治療後,女子目前康復情況不錯。

他提醒,別小看耳朵這個部位,因這種癌症會影響聽覺,當腫瘤侵襲神經部位,有機會癱瘓整個聽覺系統這與慢性發炎有關。他叮囑不要亂挖耳,因為過度機械的刺激,會令耳朵皮膚的細胞演變為癌症,慢性發炎物質會產生惡性病變。

棉花棒會將耳垢愈推愈入

本港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陳鍵明早前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,不建議市民用棉花棒、耳刮等器具掏耳。因為外耳道有自動機制,由耳膜處向外蛻皮,將耳垢自然推出,原理如表皮角質一樣,理論上毋須再處理。

若常用棉花棒掏耳,反易將耳垢愈推愈入,引致耳道發炎、聽力減弱。

至於去耳垢噴劑是否有效?陳醫生指,醫學上常使用兩種噴劑,一種用於乾性耳朵,用以軟化耳垢,令耳垢更易推出耳道;另一種是溶解噴劑,令耳垢溶化後流出耳朵。他指出噴劑效果要視乎耳垢分量而定︰

如只是輕微積聚,可以幫助耳垢離開耳道;但若耳垢堵塞情況嚴重,就需到專科醫生求診,以便洗耳或由專用儀器將耳垢吸出。

陳醫生指,若感到耳痛或聽力受阻,或表示耳垢有嚴重阻塞,宜盡早求醫。但若只是一般耳朵痕癢,或只是內部發炎或敏感引發,可輕輕在牙骹位置按摩,切忌用工具伸入耳道圖「止癢」。
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,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責任編輯:羅嘉欣